由流感疫苗說起…
■文/劉湘琪
歲末年終,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每年這個時候,醫院裡的感冒病患就會暴增。
最棘手的現象是,感冒病毒就如其他的細菌、病毒,都是日益兇惡難纏,
感染後所產生的症狀反應通常複雜又難對付,痊癒期又明顯拉長。
感冒不只是「小病」而已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感冒是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小病」,而已,
一年感染個三、五次似乎是很尋常的事情。
我記得數年前應邀在北市某國立大學演講,
全場二百餘位大學生竟然超過三分之二每年感冒超過二次以上,
每次感冒約需半個月至一個月才得以康復。
當時學生們認為我以「一年二次」作為健康與否的指標太過嚴苛。
當時我反問一句:既然連感冒這種「小病」都沒有抵抗力,自癒力也如此低弱,
是否表示免疫系統已經亮起了紅燈呢?
強化免疫力才能預防感冒
這幾年每到入秋之後,各醫療單位就開始催促老年人施打流感疫苗,
本期《身心桃花源》在「感冒」專題中也為讀者探討了有關流感疫苗的種種,
作為大家預防感冒的參考,但我仍認為,預防感冒最根本、最有效、最安全,
且有最多附加價值的方法,端在強化自身免疫力及自我療癒能力。
施打流感疫苗不僅使我們原有的自我防禦系統無從發揮防禦功能,甚而使之更為衰弱。
許多從事自然療法的醫者咸認疫苗的注射甚至可能引起自體免疫方面的疾病,
因為疫苗避開人體的鼻腔、呼吸道、消化道的防禦系統,直接以打針的方式進入血液,
這些病毒進入體內後,藏匿在細胞組織中,並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使我們的免疫細胞無法辨識,日久天長就會形成種種自體免疫方面的疾病。
疫苗注射的風險難以預測
注射疫苗還有許多難以預測的風險,美國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案例:
有一年美國預測將會發生「Swine Influenza」
(豬型流感,即史上最著名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
於是有數十萬人接受了這種流感疫苗注射,然而流感並未如預期般發生,
但有一百多人因施打疫苗而引發一種叫做「Barre Guillain Syndrome」的腦神經病變,
導致癱瘓或死亡。
對抗性的醫療往往帶給人們更多更大的災難,
本期周兆祥博士的專欄中有一篇充滿反諷的寓言文章,
目的也是希望每個人好好地思索我們該如何善待自己,維護自己的健康。
當我們生病時,應該是由提升免疫力及自癒力著手,
還是以各種傷害性的對抗式療法來殘害自己?
唯有明白維護健康必需靠自己,而非醫療人員的責任,才不會放任自己的健康每下愈況,
並且因而拖累家人及社會。
註:Swine Influenza 在1918年的大流行,造成全世界超過四千萬人死亡,
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死亡更為慘重;
當時全美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67萬人死亡,比起美國歷史上任何一次內戰都要慘烈。
當時的台灣正處日據時代,據統計亦有80萬人感染,二萬五千人死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