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纖維真的很重要

吃素的好處有哪些?

可以攝取蔬果的豐富營養素、可以拒絕來自動物性食物的毒素,

還可以不殺生、做環保……素食的好處大家都知道,因此全球的素食人口一直在增加。

其實,比起吃葷食,素食最特別的地方,

是可以攝取到維持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纖維(Fiber)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特別以「健康從粗食開始:Start Roughing It!為題,

探討纖維對人體的重要性。

 

無法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膳食纖維其實是一種無法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它存在於食用植物裡。

這些食用植物包括水果、蔬菜、穀類和豆類。

纖維可分為可溶性纖維(Soluble fiber)和不溶性纖維(Insoluble fiber)兩大類,

前者一部分可以溶於水,後者則完全不溶於水,

兩者雖然都不能為人體所消化,卻可以有效預防某些疾病的產生,

例如心臟病、糖尿病、憩窒疾病和便秘等;纖維對人體可說是功不可沒。

兩種纖維各有作用可以吸附膽鹽,降低血脂。

由於人吃進去的油脂必須靠膽固醇製成膽鹽來代謝吸收,

一旦水溶性纖維吸附膽鹽,會使油脂的消化能力變差,

這時人體就必須利用膽固醇製造膽鹽,維持油脂的正常代謝,

也就同時降低了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

正因水溶性纖維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與血脂,

所以具有預防高血壓、心臟病的效果。

水溶性纖維也因體積大,在胃內停留較久,容易讓人有飽足感,

而且是屬於低卡洛里的食物,所以有助於減肥。

水溶性纖維也有平緩飯後血糖上升之效,有助於糖尿病患控制血糖。

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縮短食物殘渣通過的時間;

另外也可增加水分的吸收,使排泄物較為柔軟,易於排便。

不溶性纖維亦能吸附人體代謝產生的毒素,減少有害物質對身體的危害,

所以能夠防癌—預防結腸癌、直腸癌,並能防治便秘。

不過,不溶性纖維也不能攝取太多,否則可能會在消化過程中因摩擦而損傷腸壁,

尤其對嬰幼兒更容易造成傷害。

纖維何處有?

我們參考哈佛大學所提供的「纖維來源:Sources of  Fiber」和其他相關資料,

列出以下食物名單:

可溶性纖維:

燕麥片、燕麥麩、薏仁、堅果、種子、豆科植物(乾豌豆、扁豆和豆子)、

蘋果、梨子、草莓、藍莓、香蕉、木瓜

★不溶性纖維:

全榖類、全麥麵包、大麥、糙米、小麥片、全穀類早餐榖片、小麥麩、

種子、 胡蘿蔔、黃瓜、美洲南瓜、芹菜、番茄、棗子、梅子、蔬菜

 

纖維需要量知多少?可知人體對纖維的需要量是多少?

美國官方訂定的建議攝取量為:

成人每天20-35,小孩在兩歲以後,每天的攝取量是其年齡數外加5(例如三歲的孩子是358)。

一般人纖維的攝取量普遍都不足,像美國成年人,每天平均只攝取到14-15而已。

其實以美國防癌協會的標準,如果肉吃得多,

最好每日能提高纖維攝取量到35-40,並且喝足夠的水,

使膳食纖維在腸內發生作用,讓大便柔軟而容易排出。

如何增加纖維攝取?

平日如何增加纖維的攝取?以下是哈佛大學的建議:

以吃整顆水果取代喝果汁(除非連渣渣一起吃,例如說打成精力湯)。

以糙米和全穀類食物取代白米和白麵。

以全穀類的榖片、果麥當早餐。

吃點心時以生菜沙拉取代洋芋片、餅乾和巧克力棒。

做湯時,每週23次以豆科植物取代肉類,也可加些紅番椒。

試試異國風味的菜餚,例如印第安人和中東人,他們把全榖類和豆科植物當作主食的一部分,或撒在生菜沙拉裡一起吃。

五種人須限制纖維攝取量

纖維對人體雖然重要,但也不能過量攝取,否則容易有脹氣、腹瀉的反應;

而纖維在進入體內之後,也會吸附維生素A、B群,

以及礦物質鈣、鐵、鋅、銅、鎂和葉酸,影響到這些營養素為人體所吸收,

所以吃素者或纖維攝取偏多的人,應適量補充維他命與礦物質。

此外,嬰幼兒及成長中的兒童、孕婦和授乳婦女、病後處於復原期者、.身體太瘦弱者及老年人,這五類人也要限制纖維的攝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湘琪老師 的頭像
    湘琪老師

    湘琪的桃花源【中華全人健康促進協會‧桃花源身心靈整體健康促進中心‧湘琪的桃花源節目製作部】

    湘琪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